首页
Home
简介
Introduction
简历
我与父亲
我与梅花
我与摄影
我与书画
我与收藏
我与读书
我与《美术报》
我与《文艺报》
理论
Essay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专著
在线阅读
绘画
Painting
梅
竹
水仙
迎春
山水
国槐
展览
画册
书法
Calligraphy
作品
陶瓷书法
展览
摄影
Photography
光影造化:世界博物馆建筑(中文版)
光影造化:世界博物馆建筑(英文版)
从亚马逊到伊瓜苏
从玛雅到印加
米兰世博
闲情雅致
展览
油灯博物馆
Museum of Oil Lamps
油灯博物馆简介
中国油灯简史
典藏
研究
名家画油灯
陈履生美术馆
Chen Lyusheng Art Museum
简介
概述
前言
字源
开馆仪式
场馆
展览
众人评说
Views of Others
答媒体问
Media Interview
理论 > 2015
《贫僧有话要说》读后感
年度述评 :国家收藏 文化共享
“人才立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馆的基础
陈履生微言 58 远古文化对于当下的意义在哪里?
陈履生微言 57 努力画好一张画
正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明确文艺创作的导向
陈履生微言 56 不拘一格降人才
手工艺与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得到尊重
陈履生微言 55 期待云南省美术馆
陈履生微言 54 在艺术上塑造自己
荷兰国立博物馆的中国珍宝
陈履生微言 53 手工是国民精神
陈履生微言 52 写生不是万能的,不好好写生是万万不能的
陈履生微言 51 公共艺术何以倒退沦落
陈履生微言 50 做好评论的准备
陈履生微言 49 正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
从故宫和《清明上河图》热看传统中国画教育的势在必行
陈履生微言 48 排队看什么
陈履生微言 47 美术批评去哪了
陈履生微言 46 创意就是打破常规
陈履生微言 45 向沈嘉蔚致敬
陈履生微言 44 画家赌市场是自残
陈履生微言 43 检阅成果不分老少
陈履生微言 42 应景的创作难持久
陈履生微言 41 民主之殇
陈履生微言 40
陈履生微言 39
米老鼠的魅力与迪士尼的产业所创造的文化奇迹值得研究和借鉴
陈履生微言 38
抗战主题与延安精神
文化奇迹:米老鼠的魅力与迪士尼的产业
陈履生微言 37
陈履生微言 36
威尼斯双年展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份特殊的城市产业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陈履生微言 35
朱振南:在语言的矛盾和冲突中调和水墨
寄语远行者“远行•行远——丛志远画展”前言
陈履生微言 34
陈履生微言 33
荷兰国家博物馆中国藏品卷 序言
陈履生微言 32
陈履生微言 31
米兰世博会是检验国家文化实力以及文化创意水平的一份试卷
陈履生微言 30
陈履生微言 29
黄君璧先生的绘画发展与杰出贡献
学艺融通:饶宗颐先生的绘画特色
陈履生微言 28
文人的书房
陈履生微言 27
萧海春:置身于九峰三泖之中
陈履生微言 26
建立国家级的“被盗文物登记系统”以解决文物的偷盗问题
陈履生微言 25
美术馆的知识生产以公众为核心
陈履生微言 24
陈履生微言 23
公益性文化机构需要社会的多元化认同和支持
陈履生微言 22
陈履生微言 21
如何认识非正常状态下的创作并以此反观当代美术创作的过于“正常”
陈履生微言 20
书写《礼运•大同篇》记
陈履生微言 19
陈履生微言 18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和罗丹故居
陈履生微言 17
科勒•穆勒夫人的“任性”
陈履生微言 16
寄望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在学术和规模等方面的改进以重振全国美展
李小可的水墨家园——陈履生的访谈与评论
联系Contact
|
@陈履生
|
版权声明Copyright